top of page

不一樣的蜜蜂
一樣的生存危機

不一樣的蜜蜂  一樣的生存危機

  說到蜜蜂,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?是虎頭蜂又螫傷登山客的新聞,還是連小熊維尼也愛吃的甜滋滋蜂蜜呢?在2018年,台北市長參選辯論會上,一句「蜂蜜檸檬治百病」瞬間引爆台灣蜂蜜市場,蜂蜜銷售量暴增數十倍。

  當我們還在煩惱哪間飲料店的蜂蜜檸檬比較好喝、抱怨蜂蜜怎麼那麼貴的同時,我們必需知道「蜜蜂的重要性不是替人類製造蜂蜜,牠是忠實的媒介,也是促進生態永續的鑰匙」,還有當蜜蜂消失後,誰來替植物授粉?我們原先認為理所當然的春暖花開,反倒變成一種奢求。

一樣的生存危機

蜜蜂就是蜜蜂,有蝦米不一樣?

縱觀台灣蜂業,蜂農大部分都飼養溫馴的西方蜜蜂,但台灣其實也有原生種蜜蜂,牠就是東方蜜蜂,又稱為台灣野蜂或是台灣土蜂。但東方蜜蜂在2016年面臨中囊病重創,導致野外族群非常稀少,現在只有在台灣的北部山區比較常見。

9BF1E5BE-4C24-4E81-A2A5-38B8675B6670.png
​東方蜜蜂與西方蜜蜂比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製圖/邵惟平 

東方蜜蜂就像是難搞的壞學生,孤僻敏感又怕生,遇到危險會選擇棄巢而去;相比之下,西洋蜜蜂就顯得像較為嬌貴的乖乖牌,由於好馴化、採蜜量高,是職業蜂農選擇飼養西洋蜜蜂的最大原因。

而蜂類的大家庭其實不止蜜蜂,簡單的分類可以分成社會性蜂類和獨居性蜂類,我們耳熟能詳的虎頭蜂和蜜蜂都屬於社會性蜂類,僅佔全世界蜂種類的10%,而全世界上90%的蜂類是獨居性蜂類。
 

台灣蜂蜜敢有夠?

​蜂王漿生產(公斤)

我們在市面上常喝到的蜂蜜超過9成以上是產自西洋蜜蜂,西方蜜蜂會採集較為大宗的蜜源,像是龍眼、荔枝等等。但由於氣候導致花期不穩定,再加上近幾年蜂箱數不斷上升,蜜蜂僧多粥少的競爭下,蜜粉源植物不足造成蜂蜜總量減少。從以下的圖表可以發現自2006年以來,台灣的養蜂戶數都持續增加,但蜂蜜產量並沒有成正比增加,在2016年還大幅度下降。

 

 

​蜂蜜生產(公噸)

​蜂農與蜂箱數曲線圖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製圖/林冠丞 資料來源/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
​蜂蜜產量曲線圖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製圖/林冠丞 資料來源/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

蜜蜂去叨位?

1994年,法國和義大利爆發西洋蜂蜂群裡的大量外勤蜂集體消失事件,又稱蜂群衰竭失調症(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簡稱CCD),其後於世界各國蔓延開來,根據數據顯示美國2006、2007、2008的蜂群損失率各為31.8%、35.8%、28.6%。尤其對於超過 90% 作物需仰賴義大利蜂傳粉之美國農業,所涉及的農業產值每年更是超過 140 億美元。

不只西洋蜂面臨生存危機,台灣本地的原始蜂種東方蜂同樣也無法獨善其身,牠們的族群規模更小,更不受蜂農待見,除了全球大環境的共同挑戰外,還有自身產業面和生態面的課題需克服。

蜜蜂有什麼不同
臺灣蜂蜜是否足夠
蜜蜂去哪裡
bottom of page